第19章 砸场子
山顶石台上,传来一阵鬼哭狼嚎。
谷道上有路过的人,摇摇头道:“这是又疯了几个?”,也不去管,自顾自的赶路去了。
……
教了半天,徐墨总算把自己的“家乡小调”,教给了那个儒生。
就此别过,徐墨带着周治一路向东。过了函谷关就是一片坦途,除了远方的山脉。方圆之内,四方无阻。
……
今日却是来到了一处好地方,徐墨问了路人,才知此界名为渑池。这名字倒让他有点听着耳熟。
到这里已是傍晚了,徐墨就准备先在此住下。
第二天专门带着周治去找人打听,找到本地乡老,才听得介绍说:此地乃是战国时期,秦赵会盟之地!
那乡老也是个会讲故事的,见徐墨他们愿意听。也是兴致来了,讲的唾沫横飞,须发乱舞。
直讲到蔺相如请秦王击缶,周治都跳了起来,直呼:“真豪杰也!”。
……
带着周治游玩一天,转遍了渑池。晚上回到客栈,徐墨正襟危坐的对着对面的周治说到:“你也虚五岁了,且我看你开慧的早,人事皆明。今日叔父来问你,你可有什么志向?”。
“我要做蔺相如一样的人!”,周治叫到。
徐墨摇头道:“蔺相如坚韧,有急智,为人精明,然终究是托庇于他人。汝不当学!”。
“那我要做赵孝成王!”,周治有点不高兴了,毕竟自己肯定的人物被这叔父给否定了。
“此人性情反复,为人轻浮、独断。汝不当学!”,徐墨依旧是摇了摇头。
“那我不要有志向了,这个也不行,那个也不可以。”,周治跳了起来,叫了声,就回自己房里睡去了。
徐墨也是一笑,自己随便也就睡了。
…………
行至洛阳,已是三月。
这一路,叔侄二人都是东游西荡的玩着过来的。
进了洛阳城,找到张文绩告知的张大夫家。敲门问起,却又已经错过。张大夫早已往潼关去了。
离了张家,徐墨带着周治在洛阳准备游玩一番。
……
街上逛着,见到一处书堂,徐墨带着周治钻了进去。
玲琅满目的书籍,看的徐墨脑壳疼。自己选了半晌。看见一本《河南志》,便买了下来。
看到周治在那儿翻着话本插画,叫了声就出去了书馆。
……
走到街上,把手上的书交给周治拿着。逛到一处僻静处,将早已看好的一个穷书生围了起来。
“你,你是何人?为何在此堵我?”,那书生看着年轻,削瘦。衬托着徐墨显得恶行恶像的。
“朋友,我也不为难你,今日却是要请你给我这侄儿做个向导。”说着把周治推到前面,又道:“我有事情要办,还请你带着他好生逛一逛洛阳,把这本书给他仔细讲了!银钱嘛,你讲的好了!他自然会给你。”。把周治手上的《河南志》交给那书生。
“周治你逛完了自己去客栈等我,明日咱们就动身上路。”。徐墨交待了一句就跑了。
留下周治和那书生大眼瞪小眼。那书生看着这么乖巧的小孩儿,眼珠子一转。就要起坏心思。
“砰!哗啦!”,却是小周治心下不满,一掌拍塌了旁边的夯土院墙。
那书生看的一缩脖子。
……
“谁啊!是哪个遭了瘟的弄塌了我家的围墙!可是你这厮!”,院里闪出主人,一个莽壮汉子。出屋来看,只见到围墙已经垮塌,正好露出那瘦书生来。屋主一眼就盯着他。
“好个鸟人!为何弄塌我家院墙!”,屋主喝到。
周治已经跑了,瘦书生看架势不对也要跑。
“嘿!你还想跑?”,那屋主大步冲了过来,手一搭,从院墙跳出。一把抓住书生,直喊赔钱!否则就要去见官!
那书生却不敢喊是别人干的,因为周治就站在围过来看热闹的人前面,还给书生挤了挤眼。
屋主被众人围观着,像是发了什么了不得的喜事。开始演了起来,拽着书生的衣服扯来扯去。一会儿说要报官,一会儿张口又谈赔钱的。
大家也都乐的看热闹,虽说北宋优荣士大夫,百姓也尊敬这帮人。但这瘦子一看就是个穷酸书生,还真没人拿他当回事。
……
徐墨此刻却是站在着一幢二层木楼斜对面,看着楼前的牌子,犹豫了半晌,然后揉了揉脸。咬咬牙似下定了决心,转到正门就踏步进去了。
仿佛那楼里有什么吃人的鬼怪,让他如此谨慎。再细看那牌子,上面写着“花阅堂”。
……
瘦书生这里一番纠缠,被围观的看够了热闹。然后用周治抛给他的银两解决了难堪。
走出老远,见小孩儿正在前面。顿时怒火中烧,大步奔到小周治面前,张口欲骂。
却见小孩儿笑吟吟的看着他,于是想起了这小妖魔的怪力,夯土墙都能被他拍塌咯。这可不是个好惹的祖宗。
书生脸色一阵变换,然后叹了口气,道:“小朋友,刚才我确有不良心思,你此番整治我,我也无话可说。但令尊让我带你去游玩,讲解这《河南志》。想必也是望你多学世情,这却还要你虚心听教,莫要再耍弄于我。”。
“你自知就好!走吧,边走边讲!”,也不辩解他说错了,周治背着小手装成一副老成的样子,招呼那书生跟上。
看着周治那小模样颇有些滑稽,瘦书生也勉强笑了,连忙跟上,边走便翻书讲了起来。
……
至傍晚,周治已回了客栈,那瘦书生得了劳资也高兴的回家了,毕竟没想到只是做个伴游也能得一锭银子。
徐墨也摸着黑回来了,扶着腰还“嘿嘿”的痴笑。
周治看着徐叔父这异于常人的表现,便知道这人应当是去做什么不正经的事了。
刚想要问。
徐墨却把脸色一板,问道:“那本《河南志》,你学的怎么样了。不管你有什么志向,好学求知却是极为重要的,明日再去给你买书,然后让那书生教你!诶,那书生叫什么名字?”。
“我也不知道他叫啥,也没问啊!还有,叔父!那书生说我应该多学些经传,还有史籍。”,周治说到。
“好!”,徐墨打了个哈欠,说道:“明日里去给你弄本《史记》,还找那书生教你。夜深了,快去睡吧。”。
说完,徐墨就赶人了,让小孩儿去自己屋里睡了。他才一头栽在床上,呼噜便响了起来。
如此便在洛阳盘桓了两天。
徐墨嘛,啧啧啧。
…………
第三天,天亮后。
徐墨带着周治出城,往汴梁方向去了。
周治奇怪的跟在徐墨后边,见徐墨脚步稍微虚浮。问道:
“叔父,你这是得了什么重病了?怎么看起来病恹恹的?”。
“胡说,叔父这可不是病了!而是在练习轻功!你要是想成为书中那种“万人敌”,可要记得勤加苦练我教给你的《童子功》。”,徐墨胡乱说到。
……
又一路逛到四月。
徐墨带着周治终于到了汴梁区域,这一路过来,见过凄凉荒野,也见过浮华街市,直到现在看见汴梁,徐墨终究还是叹了口气。
进了城,想着这座城市再过几十年就会陷落。这眼见的所谓繁华,于徐墨而言,也失了些光彩。
相反周治倒是兴奋,他还没见过这么多人,这么热闹的地方。一路都在看着,看着。各种新鲜玩意儿让他目不暇接。
……
他们此刻正在新门瓦子街上逛着,只是人太多,有点挤。
这会儿徐墨就被周治拉着要看热闹,却是两个人演的‘小儿相扑’。
只见两个小人儿,各自作势绕着圈。突然:
“喝!”。
发一声喊便两两对冲,撞在一起,两人都使开了手段,誓要掀翻对手,一阵纠缠较力之后。终于斗出了胜者。
周围看热闹的有人欢呼雀跃,有人垂头丧气,原来是开了盘口,有人下了暗庄。
胜的那小孩儿,头上包着头巾,身上一身短打的装扮,端着簸箕向众人讨着赏。转到徐墨这里。
徐墨掏出通宝,打赏了十个。那小孩儿欢喜,叫了声:“大爷永福安康!”,就要转向下一个观众。
“你!跟我来一场!我一定把你扑倒!”,却是周治看热闹看的兴起,想要自己下场。
周边一静,那讨赏的小孩儿转过来,皱着眉头看着周治。毕竟周治这个样儿说起来可就有砸场子的嫌疑了。
徐墨也是拉了一把,叫周治不要说话。对着对面的相扑摊子的班主道:“娃娃小不懂事,班主还请海涵啊。我们这就走,就不打扰你做生意了。”。
说着就要拖着周治走,小周治也反应过来,不说话了,就要跟上。
“诶,这位朋友,出来玩就要玩个尽兴嘛,既然这位小朋友愿意来试试身手,你又何必要扫他人的兴头呢?”,太阳穴贴着狗皮膏药的胖班主拱手说到。
徐墨回头眯了眯眼,道:“听这意思,班主还想要强拉我这侄儿不成?要不我来跟你耍耍?”。
“那哪儿行?我这儿开的是小儿相扑,自然没有大人上场的规矩,你还是让你侄儿跟我这侄儿扑上一场嘛,不然岂不是白来了?”,那班主背着手说到,他口里那侄儿也站那儿跃跃欲试。
徐墨反而笑了,道:“你这班主莫不是欺我是外乡人,想讹诈我一笔?”,又低头对周治说到,“好侄儿,看叔父是怎么解决这事的!”。
话音一落,徐墨整个人已经窜出去了,一把扯过那班主的脖领子,往后一拖。楼拳就揍了上去,一通拳头打的那班主哭爹喊娘。
旁边班子里有人过去拉架,被徐墨一把抓住,扔出一丈多远,摔在地上,半天没爬起来。
那班主侄儿看周治长的个小,不知出于什么心理,就要冲上来打周治。
刚冲到周治面前,却眼前一花,人不见了。忽觉得后脖领子一紧,被人抓了一拉。
周治学着他叔父那样,把那小孩儿给揍了一通。
最后还要打上一拳,被拉住了,一看原来叔父都打完了,拉着他要跑。
他也听话,赶紧跟上徐墨趁着人多跑了,在人堆里晃了晃就不见了。